原标题:“蝇贪”的“微权力”寻租:走访一个工地收2000元
逢年过节便会收到装着三五千元的信封、吃顿饭就有几千上万元的红包……今年上半年,深圳检察机关查处环保系统受贿案9件9人。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最高只是正科级的基层公务员,虽级别不高,却握有能左右企业命运的权力,并据此吃拿卡要。而更为严重的是,此类受贿具有群体性特征。专家认为,当前应加强对“微权力”的监督约束,莫让“蝇贪”成风,滋生“虎患”。
累计受贿可达数十万
深圳市检察机关相关办案人员告诉记者,2014年上半年查处的9名环保部门基层公务员,无一例外都存在过年过节期间,大肆收受辖区内多家企业红包、礼品的情况,每次受贿少则价值一两千元,多则上万元。
仅2013年中秋节,宝安区环境保护与水务局执法员梁某就收了多个红包:某公司老板黄某请吃饭并送3000元,某公司总经理杜某到办公室送5000元,某公司老板梁某请吃饭并送3000元港币……
除现金外,梁某还在2013年中秋节和2014年春节期间收了企业送的两部iphone手机。
办案检察官告诉记者,逢年过节收受红包礼品,在这些人之间根本不是秘密,互不避讳,甚至还多次出现代收转交的情况,“这是一种细水长流的腐败。由于事实较多,持续时间较长,加上涉及人员广泛,导致办案人员对一些细节核实起来比较困难”。
一位办案检察官用“蝇贪”来形容这类贪腐者。这些人都是国家公务人员,级别不高,最高只有正科级;都是基层工作人员,手中的权力不算大,但“擅加运用”,也足以卡住相关企业的咽喉。他们每次收钱不算太多,通常在三五千左右,但累计起来却能达到数万甚至数十万;他们大小红包各类礼品通吃,互相之间并不避讳,受贿具有群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