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资金何以成了腐败“提款机”
来源:检察日报 发布时间:2014-09-24 11:05
医保金被称作群众的“救命钱”,低保补助金被称作群众的“活命钱”,而五保救助金、孤儿救助金则是孤寡老人和无依孤儿的“养命钱”。

    惠民资金为何成了唐僧肉

    2014年4月,徐州市检察院撰写的一份调查报告受到了市委领导的关注和肯定。

    这份报告分析了当前专项资金、补贴领域的腐败现象。

    “农村各类补贴领域涉案人员主要以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尤其是村干部为主,犯罪手段简单直接,主要以收入不入账、虚报冒领、侵吞挪用为主,窝串案多,犯罪持续时间长。在所查办的案件中,犯罪次数普遍在十几次,多的高达几十次,犯罪时间平均4年,最长达8年。”徐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孙光永说。

    “上述案例显示,行业领域职务犯罪呈现复杂化趋势,由简单犯罪向共同犯罪、单位犯罪转化,犯罪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利益非法均沾的共同体,这种行业潜规则使得行业领域干部和工作人员对犯罪形成一种心理常态,进而演化成系统内群体性的不良行为。”孙光永分析。

    那么,国家补贴专项资金一直强调专款专账专用,为何还会频频发生各类腐败犯罪呢?报告对此指出四大原因:专项资金申报环节存在政策性漏洞;审查核实环节存在监督管理漏洞;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一些干部法律意识淡薄。

    吕青以铜山区检察院查办的案件为例加以验证。

    铜山区有人口130万,其中80万农村人口,一般的大村2000多户,人口1万余人,涉农补贴资金发放在项目选择、人员确定、登记造册、发放监管等工作中多由村官或者涉农具体人员经手负责,打电话成为了最常用的手段。

    “随着国家各种补贴专项资金的大量投入,负责资金管理和发放的人员权限提高,有些既是政策的执行管理者,又是资金发放的实际运作者,客观上削弱了各个环节的审核监管作用,为不法分子相互勾结侵吞提供了可能。”吕青说。

    据悉,在严厉打击的同时,徐州市检察院推行预防措施,对107家发案单位开展风险点防控巡查,推动500家协会成员开展职务犯罪预防,此外还组建检察长宣讲团,下乡村、进机关宣讲320场,力争让廉政意识入脑入心。

    “国家各类惠民政策着眼于保障民生民利,而侵吞专项资金和惠民补贴是典型的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我们今年将继续加大打击和惩戒力度,确保国家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确保公平正义看得见。”江苏省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方林表示。

    (文中涉案人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刘荣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