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学】像清风一样
来源:晋江市纪委监察局 发布时间:2015-04-01 11:27

      像清风一样

    林美银

    “清风”者,清微的风、清凉的风也。“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写的便是这自然界清微、清凉之风。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描写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情景交融,优美如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仿佛身临其境。这正如苏轼在《前赤壁赋》所说的那样,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苏子又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这是一种多么朴素而坚定的信念,如青松,泰山压顶不弯腰,似莲花,出于淤泥而不染。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苏子所议论的何止是清风明月,分明也在表白自己的心,一颗高洁,不贪不占的心。这何尝不是一种春风,如清泉般清凉,如和风般轻柔。

    行正气者为世人敬佩,怀清风者为百姓拥戴。试看,亘古以来,哪个为官清廉者不为人民所颂扬。“官风清若一枝竹,囊空如洗两袖寒。”这是对廉吏郑板桥一生的写照,更是百姓对他的颂扬,芳名永存;“五换节钺而任声载路,一生宧海却清风常在。”这是对中唐廉吏卢均清正为官的评价,更是百姓对他的褒扬,名垂青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明朝清官于谦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也是其为官做人之道的淋漓刻画,浩气长存。

    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廉洁奉公已铸成我们中华民族难能可贵的精神。这种精神,始终在不同的时代中熠熠生辉。他们恪守“不贪为宝”的人生信条,抵挡各种诱惑。他们的浩然正气,给后世树立了一个楷模和丰碑,给我们铸造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之魂——挺起脊梁,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人!这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在国务院的会上,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周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总理说:“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1959年,在大跃进的气氛下,水利部未经报告请示,在密云水库附近兴建一座水利建设成就展览馆。后来在周总理伟大人格的感召下,水利部党组将这座价值400多万元的建筑,无偿转让给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个研究所,并向中央写了一个深刻检查的报告。虽然身居高位,却始终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这是我们共和国的总理。

    谷文昌在任福建省东山县县委书记时,为了带领东山人民脱贫致富,为了使贫困的东山县改头换面,艰苦奋斗十四年,从不顾及个人利益,一心为民,最后劳累成疾患上癌症,光荣地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活着就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忘不了东山的人民和建设,他向组织提出请求:在他故去之后,把他的骨灰埋在东山。他要永远看着东山走向繁荣和进步。这是多么纯朴、动人的深情啊!

    “心怀黎民行清风,远山红叶色愈浓”的时代英模王瑛,十几年如一日,默默工作在反腐一线,不畏强权恶势,不被情利所牵,不被金钱所惑,坚持原则,清正廉洁,犹如远山红叶绽放在巴山蜀水。

    是人民公仆,就要把人民的利益举过头顶,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人民公仆,就要严于律己、廉洁从政,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周恩来等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朗如日月,清如水镜”的巨大人格力量。正是这种人格力量,我们党才赢得了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

    古有郑燮、卢均、于谦,今有周恩来、 谷文昌、王瑛,他们在亲民爱民的歌曲中谱写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在无私奉献的长卷中书写了一首首不朽的诗篇;在廉洁奉公的大道上树起了一座座永恒的丰碑!他们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舍生取义,没有震天撼地的豪言壮语,没有光芒四射的耀眼光环,有的只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豪情满乾坤!他们一路风尘仆仆,有过坎坷,有过疲倦,但信念永不变。他们,为地方为人民擎起了一片湛蓝的天空!

    勤政从一言一行做起,廉政从一分一厘拒之。今天,我们呼唤公仆精神,重塑公仆形象,就应像先人们那样,努力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谨慎用权,公正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勤政无贪欲、身正抑邪念、播扬好名声。我们应当把对先人们的追思和敬仰,化作爱民之心、亲民之情、为民之行,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永葆公仆本色,谱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宋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