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小说】回归
来源:惠安县纪委监察局 发布时间:2015-05-13 12:00
吴老板最近有点烦。烦什么呢?说来话长。

    作者:林霜

    吴老板最近有点烦。烦什么呢?说来话长。

    谈起自己的发家史,吴老板很是为自己骄傲。二十多年前,那时的吴老板还不是吴老板,只是个意气风发的小年轻,在县城的一家厂子里做个勤勤恳恳的小职工,但眼看着其他下海经商的朋友挣了大钱,自己却拿着那么点仅够温饱的工资,总觉得不是滋味。经过几个月的辗转反侧、反复思虑,吴老板终于按耐不住蠢蠢欲动的心,决定自己下海当老板!

    决心是下了,可一来没啥门路,二来资金也不足,要做什么营生呢?也是赶巧了,正当吴老板愁眉不展的时候,却听说了一个消息,楼下老张头的儿子要接老人去大城市安度晚年,所以要卖了自家的店面。要说这个店面也不大,原本就是老张头跟老婆子卖个油条豆浆的小本经营,而且位置也在巷子里,所以卖得价格比临街的店铺要低得多。而最让吴老板满意的是,别看店小位偏,可县政府就在附近,周围一圈全是小县城的机关单位,要说人气也绝对是不低的。

    看在多年老邻居的份上,老张头给了吴老板一个优惠价,生意很快成交。店铺到手,吴老板有了底气,去外头转悠了半个多月,按他的话说叫考察市场、招兵买马。一个月后,吴记快餐店在一连串鞭炮声中正式开业了。

    在吴老板起早贪黑的努力下,没过多久,周围的人都知道这巷子里多了一家干净实惠好吃的吴记快餐店,店里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吴老板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灿烂起来。

    就这么过了一年、两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吴老板的生意越做越大,左右两边的店面和二三楼的仓库也都被他盘了下来,娶上了媳妇、抱上了儿子,自家生意也从快餐店也变成小饭馆,最后成为了县城小有名气的酒楼,甚至还开了分店,这日子越发地滋润起来了。

    要说这都发家致富了,吴老板还愁啥呢?原来,吴老板能把酒楼经营的这么好,全赖周围的这一圈机关单位。从快餐店开始,机关单位的职工们就是消费的主力。尤其是前些年公款消费盛行,吴记酒楼基本成了机关单位的接待点,每天都能接到几十通的订桌电话,用日进斗金来形容绝不为过。可现在形势不一样了,自从铁八条落地,酒楼的订单日益减少,虽说吴老板及时调了价格,搞了促销,惨淡经营了一年多也堪堪保了个本。

    前些时候,铺天盖地的实名通报再次把吃喝风狠狠地打了回去,酒楼的营业额又是一落千丈。原本膀大腰圆的吴老板每天看着门可罗雀的酒楼大门,愣是愁瘦了一圈,头发也白了不少。看着亏损的账目,吴老板五味杂陈,要说反腐,平头百姓绝对是支持的,但自家的营生也不能就这么雨打风吹去了。

    俗话说,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吴老板自己没辙了,就想着召开家庭会议,大家一起出出主意。这一天晚上,一家人围坐在茶几前,七嘴八舌的讨论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拿出什么章程来。

    就在吴老板泄气的时候,在机关大院上班的妹夫出声了:“我倒有个主意,干脆把酒楼改成连锁快餐店,你看可不可行。”

    “我就从快餐店起家的,怎么现在还越做越回去了。”

    “现在没了公款吃喝,机关单位下馆子的少了,反倒是快餐受了欢迎,不管是自家打包还是加班的工作餐都方便,我们单位新招的小年轻都是外地人,一日三餐正愁没地儿吃去呢。”

    “对,咱还可以扩展送餐业务,酒楼的服务生就是现成的人手。”妹妹连连赞同。

    吴老板一听,还真是这么个理儿!随后,几人嘀嘀咕咕了许久,终是定下了主意。

    没过多久,小县城的人们发现吴记酒楼关起门来重新装修了。叮叮框框了一个月,终是装修完了。时间飞快,一眨眼就到了吴老板选定的黄道吉日,红布落下,“吴记快餐店”这一金灿灿的招牌重新显现了出来。

    就像历史重演了一样,经济实惠、好吃不贵的“吴记快餐店”在县城里红火了起来。站在店门口,吴老板百感交集:“没想到做了一辈子餐饮,最后还是回到了快餐店。”

    “老爸,咱这叫强势回归”。一旁忙碌的儿子接了话头。

    “对,强势回归!”看着人来人往的大厅,吴老板的大嘴乐得快咧到耳根子去了。

【责任编辑:林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