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所长卜宪群解读"六廉"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布时间:2015-06-01 17:51
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内容。早在战国时期,《周礼》中就提出了对官吏进行考核的六条标准,也就是“六廉”。

吏道,廉是最重要的

 

点击进入视频>>

    【解说】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内容。早在战国时期,《周礼》中就提出了对官吏进行考核的六条标准,也就是“六廉”。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六廉”指的是考察官吏的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廉善指善于行事;廉能指能行政令,有为政的能力;廉敬是考察他是否敬守职位;廉法是看他是否守法不移;廉正是考察他是否品行方正;廉辨是考察他是否头脑清醒,临事分明。

    【解说】善、能、敬、正、法、辨,每个要求前面都加了一个廉字,不仅要求官吏拥有多方面的为政能力,还把廉作为各种能力的基础。这样的六廉观,对我国廉政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宋代苏东坡就写过《六事廉为本赋》;一代清官于成龙的碑文中就提到,吏道,廉是最重要的。“六廉”思想的形成是我国廉政思想的重大发展,它表明历史上对官吏的要求,不仅仅是个人的不贪腐,还要求官吏有执政为政的能力,但是各种执政能力的前提就是要廉,廉是根本。

【责任编辑:林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