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纪委“一家忙”? ——聚焦基层深化纠正“四风”系列述评之七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5-06-24 09:07
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是中央确定的政治任务,是对全党提出的要求。

    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是中央确定的政治任务,是对全党提出的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纠“四风”是其分内之事。党委、纪委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纠“四风”不是党委支持纪委,而是党委自身要当好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把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一位地方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的同志告诉记者,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两年多来,每逢重要时间节点,他们都忙得不亦乐乎。开展明察暗访,核查问题线索……工作中,不仅纪委冲在前、唱主角,有时候还存在纪委“单打独斗”的情况,让人不禁发问:难道纠“四风”仅仅是纪委的事?

    作风背后反映的是纪律问题,作为党内监督执纪的专门机关,纪委对纠“四风”责无旁贷,必须全力以赴,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监督检查中,纪委冲在前、唱主角无可厚非,但“单打独斗”、“一家忙”显然不合适。

    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是中央确定的政治任务,是对全党提出的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纠“四风”是其分内之事。党委、纪委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纠“四风”不是党委支持纪委,而是党委自身要当好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把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不少纪检监察干部坦言,在一些地方,纪委纠“四风”忙得不可开交的背后,是党委主体责任的弱化,尤其是一些地方党委存在“疲劳思想”,自己和相关部门“退居幕后”,却让纪委孤军奋战。

    也有纪检监察干部反映,有时候问责的板子打不下去,原因就是一些地方党委对违反“四风”问题的处理遮遮掩掩,怕抹黑本地本部门形象。殊不知,这样做是对“四风”问题的纵容,是对党员干部的不负责,更是对党纪的践踏。

    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一案双查”,对“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严肃追究领导责任。从各地对“四风”问题通报曝光情况来看,不仅“当事人”受处分、被通报,落实主体责任不力的“责任人”也逃不了干系。(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比如,河南省纪委前不久通报的5起案例中,就有因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人公款旅游,区委书记、区纪委书记受到诫勉谈话的例子。这也再次提醒我们,纠“四风”是党委的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党委必须把担子担起来,否则就要“挨板子”。

    如何把担子担起来?山东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彭小毛认为,关键在领导,功夫在平时。一方面,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必须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既挂帅又出征,决不能“隔岸观火光吆喝、卷起袖子不干活”;另一方面,各单位党组织不仅要盯住重要节点,更要领导好、组织好日常的作风建设,特别是抓好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对“四风”问题倾向早发现、早处理,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抓早抓小、治病救人,通过“严管”来体现“厚爱”。

    当然,纠“四风”也不单是“组织”的事。对党员干部而言,这是每个人的分内之事,决不能把纠“四风”当成应付检查,跟组织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杭州市下城区纪委副书记杨晓萍介绍说,一名基层干部曾告诉她,他们已经摸清纪委监督检查的规律了,比如,年前必查公款吃喝,开年必查工作纪律,节假日必查公车存放,所以到了这些时间节点,他们肯定要做一下“准备”的。对此,杨晓萍表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主动把自己摆进去,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各种“四风”问题,让改进作风成为自觉行动。

    作风建设的出发点是为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其推进和深化同样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监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干部作风看在眼里、衡量在心里。如今,“四风”问题由明到暗,“穿上隐身衣、进入青纱帐”,更需要借助社会监督、发动群众力量,让变形的“四风”无处遁形。

    纠“四风”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纪委一家就能解决问题。只有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党员、干部、群众全面参与,才能形成强大合力,积小成为大成。(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瞿芃)

【责任编辑:林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