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区纪委监委把“点题整治”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的重要载体,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落脚点,按照“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总体思路,“点题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突出问题。在省、市纪委监委确定的整治选题基础上,结合鲤城实际,研究确定“整治校园周边违规租售、寄存手机等乱象,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等16项内容为整治选题,由10家区直单位牵头推进。
整治校园周边违规租售、寄存手机等乱象,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蔡挺 鲤城区教育局副局长
区教育局在学生及家长中开展“拒绝手机诱惑,快乐充实学习”教育引导活动,各中小学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微信公众号、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家校沟通联系,正面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参与整治行动。积极发动师生、家长对校园周边商店违规租赁租售、寄售手机现象进行排查、举报。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开展校园排查、整治,对商家进行宣传教育,敦促不得违规向学生租售、寄存手机,合法经营。截至目前,经排查校园周边有3处违规租售、寄存手机的的商家,均已完成整改。
下阶段,将继续坚持整治和巩固并举方式,加强部门协作,强化宣传教育,逐步建立长效机制,由校内管理延伸至校外管控,有效防止学生沉迷手机。
蔡明辉 鲤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在学校周边违规租售、寄存手机乱象整治工作中,以中小学校园周边的市场主体为重点对象开展排查,对超范围从事租售、寄存手机的违法行为,依法责令停止经营活动,对其他违反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对无证无照、有照无证(涉及市场监管部门范畴,超范围从事需要审批事项)的,依法抄告市市场监督管理综合执法支队二大队查处;对涉嫌变相擅自从事手机网吧(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活动)的违法行为,抄告文旅部门处理;对网络信息、网络游戏等方面的涉嫌违法行为,抄告公安、网信等部门处理。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56人次,检查企业、个体238户,当场责令改正3户。
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问题,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
吴燕孺 鲤城区教育局副局长
区教育局会同市场监管、公安、民政、人社、住建、消防等部门通过运用街道网格化管理体系,按照摸底排查、巡查监督、违法查处步骤开展工作,实施分类指导整治,建立工作台账和周报制度,及时梳理发现问题、查处举报线索等具体措施全力推进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共要求限期整改54处,发出整改通知书35份、告知书41份,拆除违法广告33处,关停9所无证无照违规培训教学点,切实净化校外培训市场秩序。同时,全面推行“黑白名单”制度。及时通过政府网站、学校公众号等渠道公布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及主要信息。前后共公布6批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其中白名单41所,黑名单16所。
下阶段,区教育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强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进一步加强日常巡查和督导检查,严肃查处存在证照不全、安全隐患、违规培训行为、虚假广告宣传、违规收费等问题的培训机构,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维护学生和家长的利益。
陈建华 鲤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主任科员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区教育局等部门通力协作,围绕证照管理、广告、宣传、收费、合同、食品安全等六个方面开展监督检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点题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突出问题专项行动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197次,深入排查校外培训机构48家,发现无证无照14家,有照无证26家,抄告区教育局6家。对3家未办理食品经营许可的企业,引导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3家。对3起违法广告行为和5起虚假宣传行为,已全部责令整改,从源头上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
整治城区中小学课后服务覆盖不足问题,着力解决家长接送后顾之忧。
蔡挺 鲤城区教育局副局长
吴燕孺 鲤城区教育局副局长
在全区公办中小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情况摸底调查,对开展不到位的问题和参与课后服务需求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建立台账,逐一列出清单,明确整改措施。针对摸排的问题,严格按时限进行整改。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前提下,按照依法依规组织实施的原则,依托泉州鲤城教育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在我区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扩面提质工作。6月起,新增两所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午托的试点。9月我区将向全区中小学推广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确保按时实现全覆盖。
下阶段将加大统筹力度,积极会同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按照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性原则,制定出台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的文件,完善酬劳机制,进一步推动扩展课后服务覆盖面,完善课后服务政策体系,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切实把“城区中小学课后服务覆盖不足”这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好。
整治医疗机构不合理的重复检查问题。
庄佳勇 鲤城区卫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区卫健局联合区市场监管局、鲤城医保分局下发《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召开工作会议,加强会商,形成整治合力。积极推进世行贷款医改促进项目基层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远程心电、远程影像、共享实验室等,提升心电诊断水平及医学影像检查质量。今年以来,通过医联体建设、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心电诊断、医学影像诊断报告500余份。区卫健局建立区级质量控制中心,对医疗机构进行抽查、督促、指导,同时主动对接市级质量控制中心,定期邀请市级专家指导,目前医学影像专家定期坐诊基层医疗机构3人,累计服务患者300余人次。
整治医务人员收受“红包”问题,创建“无红包”医院。
庄佳勇 鲤城区卫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区卫健局制定并下发《鲤城区创建无“红包”医院活动工作方案》,通过召开动员会、张贴宣传标语、LED滚动标语等方式,营造“医生不收、拒收,患者不送、不必送”的良好氛围。
全区8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创建无“红包”医院行列,自创建活动以来,举办宣传活动3场次,回访出院病人213人次。
整治医保监管领域“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等恶性欺诈骗保行为,规范医保基金使用。
陈志强 泉州市医疗保障局鲤城分局副局长
泉州市医疗保障局鲤城分局联合鲤城区公安、卫健部门出台《鲤城区医保监管领域“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等欺诈骗保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成立多部门联合工作专班,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工作联络、沟通协作、线索移送等机制,深入部署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目前,鲤城医保分局已完成对省医保局、市医保局移交的欺诈骗保疑点数据的筛查分析工作。
2021年以来,鲤城医保分局共出动稽查稽核478人次,检查定点医疗机构238家,约谈医保单位1家,暂停医保服务8家,共拒付违规使用的医保基金36.16万元,收取违约金76.23万元;发放关注函1张,提醒函69张,警示函39张,黄牌11张。
下一步,鲤城医保分局将持续推进“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等欺诈骗保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根据数据分析、日常稽查稽核、医保智能稽核系统、定点医疗机构自查自纠等排查出来的疑点线索,联合公安、卫健部门进行现场检查。
整治困难群众“漏保”“漏救”问题,加强低保、特困、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
郑红兵 鲤城区民政局副局长
区民政局制定并印发《关于开展困难群众“漏保”“漏救”问题点题整治的工作方案》,成立鲤城区困难群众“漏保”“漏救”问题点题整治领导小组,深入开展摸底排查。建立低收入对象数据库,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措施,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制度。梳理省民政厅下发的我区部分特殊困难群众数据3571条,针对省厅下发至我区名单中信息不全的2584名排查对象,我局已函请区医保中心、区人社局、区公安分局协助排查,确保8月底完成。强化儿童福利保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困境儿童保障范围,加强儿童福利保障政策宣传,争取市级“福蕾行动计划”项目在我区落地。
截至7月底,全区实际排查1293人,已纳入或正在纳入低保6人,已纳入或正在纳入特困1人,已实施或正在实施临时救助14人。
整治在建工程项目拖欠工程款、农民工工资问题,保障农民工权益。
蔡元为 鲤城区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区住建局与区人社局联合印发了《鲤城区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领域在建项目拖欠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整治方案》,要求各在建项目、施工单位要对照整治重点,结合迎建党百年“护薪”行动,立即组织对本项目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进行全面自查自纠。
在拖欠工程款整治上,督促泉州世茂云璟项目支付拖欠工程款100万。在拖欠农民工工资整治上,配合区人社局对源昌江南城涉及拖欠工资进行调查,涉及拖欠金额5.98万元,涉及劳动者20人,调处解决16人,涉及金额5万元,引导仲裁4人,涉及金额0.98万元。
下一步,区住建局将定期组织全区“点题整治”专项检查活动,全面推进建筑劳务实名制管理平台应用,进一步推动农民工工资专户全覆盖。同时,将结合2021年上半年综合执法检查,加强对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的监管,重点整治建设单位不履行合同、未按工期进度支付工程款、未按规定办理竣工结算、施工单位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行为。
吴剑锋 鲤城区人社局副局长
区人社局组织建设单位对欠款情况、施工单位对欠薪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同时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在区政府官网上公布欠薪投诉举报电话及投诉平台,及时受理欠薪投诉举报。
专项行动以来,共处理各级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各类劳资纠纷线索57件,其中涉及拖欠工资在建项目1个,为源昌江南城项目,涉及拖欠金额5.98万元,涉及劳动者20人,调处解决16人,涉及金额5万元,引导仲裁4人,涉及金额0.98万元。调处来访劳资纠纷案件32起,涉及劳动者51人,涉及金额38.2万元。
整治城区范围内的建筑施工、社会生活、交通、工业生产等夜间噪声扰民问题,开展“静夜守护”行动。
辜志强 泉州市鲤城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6月中旬以来,鲤城区扎实开展“静夜守护”城市夜间噪声污染整治专项行动,专项整治行动坚持“源头管控、分类施策、综合治理、严格执法”原则,整治范围为城区夜间的建筑施工、社会生活、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等环境噪声污染的违法行为。行动开展以来,先后3次组织召开整治工作会商会,开展联合执法行动8次,共排查建筑工地、工业企业、餐饮和文化娱乐场所、公共场所等333家(处),查处并督促落实整改问题39个,环境噪声类信访件环比下降50%。
下阶段,将进一步完善噪声污染防治部门联动配合体系,发挥基层网格监管作用,建立健全噪声污染防治工作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城市夜间噪声扰民的突出问题,持续改善城市夜间声环境质量,营造安静、舒适、文明的人居环境。
整治脏乱差店家入驻外卖平台问题,强化外卖商家审核监管。
庄严 鲤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网络订餐经营监管力度,将网络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纳入年度食品安全抽检计划,对美团、饿了么等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入网商家开展整治行动,严查入网经营者的餐饮服务许可资质以及网络订餐送餐服务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积极引导餐饮服务单位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并在网上公示许可信息。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16人次,检查商家459家次,发现问题48处,同时针对存在问题的商家指导督促整改到位。结合日常监管多渠道做好对网络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提高广大网络经营者、消费者、社会公众的知晓率,引导广大消费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到网络食品安全交易的监督中来,逐步形成网络食品安全共治的良好氛围。
整治食品生产环节“两超一非”问题,确保食品安全。
庄严 鲤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自开展食品生产环节“两超一非”问题整治工作以来,排查企业名称中含有“生物”“科技”“医药”“营养”等字样的食品生产企业及委托生产者35家次,排查明示或暗示有“通便”“减肥”“纤体”“壮阳”“降糖”等疾病预防、治疗和功能的食品以及酵素产品生产者20家次,全区共32家食品生产企业按要求提交食品安全年度自查报告,检查食品生产企业85家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2份。根据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及梳理的情况,拟将部分高风险食品纳入年度食品安全抽检计划,加大抽检监测力度,保障食品生产安全。
整治儿童化妆品非法添加问题,守护儿童用妆安全。
洪志刚 鲤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主任科员
联合泉州市市场监管局在鲤城区开元盛世广场承办2021年“全国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现场宣传活动,市场监管人员为群众科普化妆品真伪鉴别知识并接受投诉举报,向群众发放化妆品法律法规科普材料,邀请福医大附二院、市第一医院、市人民医院、市皮防院、江南医院、临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家现场与群众进行互动问答,联合市食药检所为市民提供“非法添加”的快速检测12批次,结果均为阴性,发放化妆品经营责任告知书500多份,经营户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500多份。联合泉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开展儿童化妆品监督抽检5批次样品,快速检测儿童驻留类化妆品36批次,未见非法添加情况;联合检察院对化妆品经营使用环节进行督查,共查处化妆品违法违规经营行为3起,罚没款3.8万元,同时发布典型案例以警示辖区经营和使用单位。
整治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牢牢守住耕地红线。
郑永年 鲤城区自然资源局局长
我区以四个街道办事处为摸排主体,结合城管、住建、农水等部门的日常巡查工作以及通过“两违图斑”、部级卫片执法核查、群众来信来访等渠道细致摸排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对疑似图斑建立纸质台帐,保留影像图、现场照片等图像资料,做到逐宗有核查、逐宗有记录、逐宗有反馈。
截至目前,省级下发我区专题监测图斑1个。经现场排查核实,该地块原为抛荒地,当事人自行整理后用于堆放活动帐篷等,不属于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同时,我区加强对违法行为易发地区巡查频次和密度,经排查未发现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
整治物业公司侵占业主公共收益、收入及分配不公开等问题,切实维护业主利益。
严强 鲤城区住建局总工程师
一是联合部署、全面动员。区住建局联合发改、公安、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印发专项整治通知,并于6月份组织鲤城区各物业小区项目经理召开工作部署会议,要求各物业企业根据整治内容立即开展自查自纠。二是联合检查、重点整治。区住建局牵头组织相关单位成立工作专班,重点针对信访举报、电话投诉、邮件反馈的物业小区开展联合整治行动。三是联合查验、及时缴存。针对物业企业提交的公共收益清单进行查验,并根据《福建省物业管理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督促物业企业及时缴存至专用账户。
目前已指导物业企业完成自查自纠工作,共累计回收企业自查自纠表79份,收集问题(线索)14件,抽查物业住宅小区21个,责令14个住宅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进行整改,将应存未存的255万元存入至泉州市住建局公共维修资金专户。
整治公租房承租人不再符合承租资格、转租出借等问题,规范保障房管理。
严强 鲤城区住建局总工程师
区住建局结合市住建局和区纪委监委“点题整治”专项工作,制定了《公租房租后管理点题整治工作方案》,联合资源规划、民政、公安、市场监管、人社、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部门对泉州市在保家庭的人口结构、资产、收入等进行联合复核,并建立台账。截至目前,区自管公租房348套(其中:高新园区自管70套),已完成入户走访及核查348套,完成率达100%。排查出公租房违规行为1起,现已作出取消保障资格决定。截至目前,在保家庭总数789户(其中实物保障716户、货币保障3户和园区自管70户),已完成资格复审84户,其他仍在各部门联审环节中,审核通过80户,审核不通过4户,已完成整改4户,整改率100%。
下阶段,区住建局将严格按方案执行三个台帐,继续推进在保家庭的线上联审复核,跟踪查看系统各联审环节的复核情况。梳理摸底、排查、核实、投诉等问题,并对1套违规定出借未退房源问题,研究推进解决问题举措,确保“点题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整治社区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合同不规范、个别资产资源被无偿占用等问题,维护群众利益。
倪斌 鲤城区农水局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
区农水局专题研究部署“点题整治”工作,认真开展社区集体“三资”监管整治活动:印发文件,开展专项调研,制定工作方案,督促各街道全面开展排查整治工作、清理不规范经济合同、建立工作台账和问题(线索)台账等多项举措并重,切实推动监管整治行动落实。
截至7月20日,全区共查摆经济合同712个,总金额19823.676万元;整改问题合同7个,总金额678.36万元;收回资金13宗共91.71万元,新增租金195.26万元。
下阶段,鲤城区纪委监委将继续统筹推进,定期开展调度,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各项目牵头单位发挥好政策指导和工作推动作用,按照预期成果指标强化目标管理,倒排工期、狠抓落实,不断提升整治工作质量,切实提高鲤城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