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巷里话家风 汲取百家姓里的“清廉”能量
来源:鲤城区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4-09-05 21:00

清廉家风是涵养清朗党风政风、良好社风民风的基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中的重要意义提升到新高度。为发挥廉洁文化在预防和治理腐败中的基础性作用, 8月27日,泉州市鲤城区纪委监委在三朝巷廉洁文化街区孝廉文化讲堂内举办“润物无声话清廉——古巷里的家风”讲座(第一期)暨“一月一主题”讲廉践廉活动,深挖文化内涵,在古城厚培廉洁土壤、涵养新风正气,营造崇廉尚廉、崇德向善良好社会风尚。

图为鲤城区社科联主席吴湘霖正在为党员干部讲授《百家姓的家风家训》

“春风化雨,以文润心。文化自信,起于取名。”当天,鲤城区社科联主席吴湘霖以《百家姓的家风家训》为题,从中国姓氏文化入手,延伸到传承姓氏、自取字号、物体命名等方面,以全新的视角多维度解析世遗古城泉州的德育教化理念,用传统文化为党员干部修身立德、规范自身行为带来不竭源泉,让参与活动的全区各大部制组合的代表以及部分纪检监察干部感受到家风的力量,达到了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

家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必答题,也是党员干部一辈子的必修课。在三朝巷廉洁文化街区获评全省首批“存正心、守正道、养正气”新风正气福建名片宣传教育市级示范点和市委党校现场教学点的成果基础上,鲤城区纪委监委持续深入探索如何用好用活街区阵地,常态化打造“润物无声话清廉——古巷里的家风”系列讲座,精心组建了一支由专家学者、文化人士、纪检监察干部组成的“家风讲师团”,通过讲述古城街巷中的名门望族、清官廉吏、华侨先贤家风清正、治家严谨、爱国忧民的家风故事,挖掘古城家规家训、官箴文化中的清廉底色,让党员干部与清官廉吏、优良家风“沉浸式”“近距离”接触。

同时,为了让三朝巷廉洁文化街区品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鲤城区纪委监委还精心策划设计了“一月一主题”讲廉践廉活动,结合每个月的主要时间节点、重点关注事件在街区推出廉洁文化主题活动,如5月、6月、7月分别以“青年话廉” “童心说廉”“党建引廉”为主题,8月则以“家风话廉”为主题,旨在以浓缩鲜明的主题、丰富多样的方式推动在全区形成崇尚廉洁家风的良好风尚。现场还准备了姓氏郡望堂号印章,参与活动的党员干部可以获得自己姓氏的专属印章卡,让源远流长的好家风时刻伴随党员干部成长。

图为讲座结束后,党员干部正在进行姓氏郡望堂号盖章互动。

“梳理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不难发现‘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对亲属失管失教’等家风败坏行为是领导干部‘落马’的重要原因,此次系列讲座我们以‘家风’开班,就是希望把良好家风家训化作涓涓细流浸润党员干部的心田,进一步将清廉家风涵养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鲤城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鲤城区纪委监委还将持续深挖资源、建强阵地,打造更多丰富新颖的廉洁文化主题活动,使廉洁教育更有广度、更具深度、更含温度。

【责任编辑:庄秀鹃】